哈密專家千里送課 湘陰學子凝心鑄魂
春風拂柳,精神永續(xù)。4月2日,2025年“共植左公柳 同鑄中華魂——左柳懷鄉(xiāng)”系列活動在左宗棠故里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有序開展。來自哈密的專家走進左宗棠學校和柳莊,用兩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,讓百年前左宗棠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傳承弘揚,也讓兩地跨越千里的情誼扎根于青年一代。
當天上午,在湖南省湘陰縣左宗棠學校的禮堂內(nèi),500名師生一同參加了以《左宗棠愛國主義精神及其時代價值》為題的授課。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的專家圍繞左宗棠的生平事跡展開,從左宗棠是誰、他與新疆的深厚淵源、在哈密的作為,到左宗棠文化及精神內(nèi)涵,再到哈密“左宗棠文化品牌”的建設路徑,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講解。在講述過程中,他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,將左宗棠收復新疆、維護國家統(tǒng)一的堅定決心和愛國情懷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,深深吸引了在場的每一位學生。
“原來課本上的左宗棠這么鮮活!他不僅是歷史人物,更是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,但他的選擇讓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愛國。”左宗棠學校八年級學生甘譽凡感慨道。
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左宗棠學校校長劉立峰表示,通過聆聽先輩事跡,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,激發(fā)他們傳承民族精神的責任意識。
“在哈密,左宗棠收復、治理新疆的事跡不僅僅是在紙上,哈密將左公印記融入城市風貌、融入市民生活、融入文化空間、融入文旅業(yè)態(tài),用一座城講好左宗棠故事……”
當天下午,在左宗棠故居柳莊內(nèi),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為湘陰縣樟樹中學的50名學生帶來《左宗棠與哈密》主題授課。她圍繞左宗棠在哈密的162天展開,從哈密的地理位置、哈密在收復新疆時的戰(zhàn)略地位到左宗棠的重要貢獻,再到打造“左宗棠文化哈密品牌”,通過一張張老照片和歷史文獻資料節(jié)選,讓哈密的歷史與現(xiàn)實生動展現(xiàn)在學生眼前。
“誰能說出左公在哈密栽柳的深意?”在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中,一名學生搶答:“柳樹易活,象征邊疆扎根的軍民團結!”授課老師點頭贊許,并贈送左宗棠特色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品作為獎勵。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,讓左宗棠的愛國主義精神以更生動有趣的形式,走進學生們的內(nèi)心。
湘陰縣樟樹中學八年級學生秦懷玉高興地說:“這次聽課和互動,讓我明白左宗棠的偉大之處不僅在于收復新疆,還在于他為當?shù)匕l(fā)展做出的努力。他的精神就像一盞明燈,告訴我要熱愛祖國,為國家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。”(馬晶晶 張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