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
分享到:

新疆且末逾9萬畝“沙漠人參”喜獲豐收

新疆且末逾9萬畝“沙漠人參”喜獲豐收

2024-04-08 10:26:09 來源:中國新聞網

 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7日電(劉雨珊 黨婷 庫迪熱提江 ) 進入四月,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新疆且末縣,逾9萬畝“沙漠人參”喜獲豐收,種植戶們在沙海中揮鍬“淘金”,摘取埋藏在漫漫黃沙之下的豐碩果實。

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新疆且末縣,逾9萬畝“沙漠人參”喜獲豐收。安外爾江 攝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新疆且末縣,逾9萬畝“沙漠人參”喜獲豐收。安外爾江 攝

  連日來,在新疆巴州且末縣的河東治沙站,當?shù)剞r民正忙著采收梭梭根部種植的肉蓯蓉。大家揮動著鐵鍬,手腳麻利地挖開黃沙,將一顆顆身披鱗甲的肉蓯蓉采挖出來,一會兒的工夫,編織袋里就裝滿了豐收的果實。

  新疆巴州且末縣肉蓯蓉種植戶田來群說:“現(xiàn)在且末縣河東治沙站種植了上萬畝的防風沙治沙林,林下接種肉蓯蓉已經超5000畝。今年春天采挖的是1600畝,目前,已采挖100多噸。每公斤價格在7元—8元?!?/p>

  肉蓯蓉又叫大蕓,是一種寄生在梭梭根部的植物,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,素有“沙漠人參”之美譽。肉蓯蓉的豐收,既給新疆且末縣生態(tài)治沙工作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,也解決了生態(tài)治沙成本高的瓶頸制約,肉蓯蓉產業(yè)也成了風沙沿線農民增收和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的一條重要渠道。

  新疆巴州且末縣河東防風治沙站站長阿巴斯·艾薩說:“我們治沙基地從2005年開始引進梭梭苗,2007年開始接種肉蓯蓉。春季畝產量50公斤到200公斤左右?!?/p>

種植戶們在沙海中揮鍬“淘金”,摘取埋藏在漫漫黃沙之下的豐碩果實。安外爾江 攝種植戶們在沙海中揮鍬“淘金”,摘取埋藏在漫漫黃沙之下的豐碩果實。安外爾江 攝

  茫茫沙漠中,一條金色的致富之路被勇于探索的且末人鋪就,通過招商引資建設、股份制經營、單位認領、發(fā)展鄉(xiāng)村集體經濟等多種經營方式,讓寂寞沙漠不再被世人冷落。近年來,新疆且末縣不斷發(fā)展肉蓯蓉產業(yè)鏈,實現(xiàn)肉蓯蓉價值最大化利用,進一步壯大產業(yè)規(guī)模,帶動更多種植戶增收,將肉蓯蓉變成了群眾致富奔小康的“敲門磚”。(完)

【編輯:胡嘉琛】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制作:中新社新疆分社  技術支持:0991-8557237  新聞熱線:0991- 8550318 / 8556479  
Copyright ©1999-2024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